《表5 各类村庄统计特征》

《表5 各类村庄统计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城镇化成本控制的政策性与制度性路径比较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5可见,从村庄到市中心的距离指标中,Ⅰ类村庄距离市中心的平均值最小为17.16千米,Ⅱ类和Ⅲ类村庄距市中心的平均距离依次增大,但由于Ⅱ、Ⅲ类村庄都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各镇,所以其平均值相差不大。从村庄到区中心的距离指标中,Ⅱ类村庄到区中心的平均距离最近,为2.9千米;Ⅲ类村庄和Ⅰ类村庄分列第二、第三,平均距离都在6.4千米左右,Ⅰ类村庄距区中心的距离较远是由于其区中心为新城中心,新城的建成区面积大,近处的村庄已被“消灭”,现有的村庄处于距离新城中心较远的位置。在村民从村集体获得的收益指标中,Ⅰ类村庄全部都有分红,且人均分红的平均值在三类村庄中领先;Ⅱ类村庄的41%有分红,分红平均值为Ⅰ类村庄的3.6%;Ⅲ类村庄仅有28个村有人均分红,分红的最高值低于Ⅰ类村庄的最低值。从数量级上看,Ⅱ、Ⅲ类村庄的分红平均值差距不大,但有分红的村的数量占比和分红的极值还存在一定差距。从位置看,Ⅰ类村庄多位于城乡结合部地区,Ⅱ类村庄位于小城镇中心附近,Ⅲ类村庄分布于其他农村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