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县内报销比例提高对县内就医的影响———双重差分回归结果》

《表3县内报销比例提高对县内就医的影响———双重差分回归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差异化报销比例设计能够助推分级诊疗吗——来自住院赔付数据的证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括号内为稳健标准误;(2)*、**和***分别代表在10%、5%和1%的水平上显著;(3)Probit模型报告的是边际效应,因此未汇报常数项;(4)病种按照ICD两位数编码划分,共有141个;(5)镇到县和市的距离由百度地图查阅整理。

虽然交叉项的系数表现显著,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使用哪个模型,样本期内由于时间自然变动所引发的患者外出就医增长,其程度都大于医保政策调整所带来的影响。这种自然趋势可能来自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导致的医疗质量需求提高,城镇化发展、交通条件改善带来的就医便利性增加等。第3列的基准模型中,表示政策后变量的系数为-0.008,表明一年间患者外出就医的自然增长为0.8个百分点;虽然提高报销比例的政策变动抵消了0.5个百分点,加总起来仍有0.3%的负向影响,患者的外出就医仍呈增加趋势。这样的结果表明,尽管报销比例调整能够发挥引导作用,但单纯依靠医保补偿政策的提升,对引导分级诊疗的作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