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地下水主要离子成分主成分分析1)》

《表3 地下水主要离子成分主成分分析1)》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崇左响水地区岩溶地下水主要离子特征及控制因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提取方法:主成分,采用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根据地下水主要离子主成分方差累积量和主成分分析(表2和表3),按公共因子的特征值标准大于1筛选,得到3个主要的公共因子,累积方差占总方差的74.407%.第1因子占36.986%,与Ca2+、HCO3-相关性较大,代表碳酸盐岩的溶解,说明碳酸盐岩的溶解是控制研究区地下水化学成分的主要机制,第2因子占23.699%,与Na+、Cl-、K+和NO3-相关性较大,代表大气输入与人为活动的贡献,第三因子占13.722%,与Mg2+、SO42-相关性较大,代表地层中白云岩溶解与铁质泥岩FeS2溶解.第1因子中Na+、Cl-、NO3-、K+、Mg2+和SO42-的载荷值分别为0.007、0.168、0.574、-0.454、-0.081和0.302,说明第1因子对Na+、Cl-的贡献率较小,Na+、Cl-主要来源于大气输入与人为活动的贡献,NO3-除来源于大气输入与人为活动的贡献外,碳酸盐溶解的贡献不可忽略,这与地层中含生物碎屑灰岩有关,碳酸盐岩溶解对Mg2+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地层中白云岩溶解,SO42-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地层中硫化矿物FeS2溶解;第2因子中Ca2+和HCO3-的载荷值分别为0.168和0.007,说明第2因子对Ca2+、HCO3-的贡献率较小,Ca2+、HCO3-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