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条件下制备的Ni/Nd=94∶6催化剂晶体的平均粒径》

《表1 不同条件下制备的Ni/Nd=94∶6催化剂晶体的平均粒径》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水热法制备Ni/Nd_2O_3催化剂及其催化水合联氨制氢》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1为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的XRD图。从图1(a)可以看出,当反应时间均为8h,反应温度为80℃、120℃和16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Ni/Nd2O3催化剂在2θ=44.5°、51.8°和76.4°处特征峰逐渐显著,峰强逐渐增加,这三个峰分别对应Ni单质的(111)、(200)和(220)晶面,表明水热合成时升高温度有利于面心立方结构的Ni晶体的生长。当反应温度为120℃时,随着时间从4h延长至8h和12h,样品中的特征衍射峰逐渐增强,特征峰的强度变强,半峰宽变窄,催化剂结晶度增加。由图1(b)知,水热法合成单质Ni晶体时,样品在2θ=44.5°处出现明显特征峰,且峰形较宽,杂峰较多,说明在没有Nd2O3存在时,单质Ni同时存在无定形和晶体两种形式。而共还原法合成Ni-Nd2O3催化剂表征发现仅在2θ=44.5°有一处峰,峰的强度较弱,说明该催化剂主要以非晶态存在。比较图1(a)、(b)两图知,水热法合成的催化剂的XRD谱图中(纯Nd2O3除外)均未出现Nd2O3的特征衍射峰,推测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由于制备的催化剂中Nd2O3含量过低,导致无法检测出Nd2O3的特征峰;二是Nd2O3主要以非晶体形式存在,导致没有明显的衍射峰。实验结果表明,改变水热合成过程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可以控制晶体的生长,进而控制催化剂形貌[18-19]。运用Scherrer公式[20]对晶体平均粒径的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水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越有利于晶体颗粒的形成。但是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实验表明,不是晶体颗粒越大越有利于催化反应。对于水合联氨分解的反应,是存在最佳颗粒粒径范围的。在水热合成的实验中最佳的颗粒粒径应该是6~7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