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水生植物的抑藻作用》

《表1 水生植物的抑藻作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化感效应及其对藻类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水生植物的抑藻效应不仅与水生植物的密度相关,还与初始藻密度相关。在香蒲(Typha orientalis)与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共培试验中发现,香蒲的质量浓度越高,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越强,藻细胞损伤越剧烈[17]。一般而言,水生植物的密度一致时,藻细胞的初始密度越低,水生植物的抑藻效应越好。但是通过研究初始藻密度分别为1.0×105、1.0×106、1.0×107cell/mL时,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种植水化感作用的差异性,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初始藻密度越高,其种植水化感抑藻作用越强,但是当铜绿微囊藻的初始密度为1.0×105cell/mL时,黄菖蒲种植水的抑藻活性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表明当铜绿微囊藻的初始密度在一定范围内时,对黄菖蒲的化感作用存在诱导效应[18]。除此以外,水生植物化感效应的强弱还受温度、光照、盐分、水体pH、水体微生物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将聚球藻类作用于小舟藻时,发现温度越高该作用效应越弱[19]。因此在实验室范围内进行抑藻试验时,需加以考虑环境因子的影响。为了更为直观的表现水生植物对藻类的抑制作用,特将水生植物的抑藻效果总结为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