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香豆素和咖啡酸处理配比》

《表1 香豆素和咖啡酸处理配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外源香豆素和咖啡酸对紫花苜蓿根系形态建成与解剖结构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试验在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采用营养液沙培法,选用经高温灭菌(121℃,6h)的等量细沙,将其装入营养钵(下口内径12cm,上口内径18cm,高度为15cm)中,摆放在水培盒(长×宽×高为45cm×18cm×10cm)中,置于光照培养室(每天光照14 h,光通量密度400μmol·m-2·s-1,昼夜温度分别为 (25±1)℃和(20±1)℃,相对湿度60%左右) [29]。将供试种子经75%酒精消毒后选30粒均匀播种在营养钵中,出苗后间苗,每钵保留生长一致的幼苗20株,每3d浇灌Hoagland营养液300mL,确保幼苗正常生长,于幼苗4叶期(播种10d后)每处理施加以Hoagland营养液为母液的外源香豆素、咖啡酸及混合酚酸处理液600mL进行处理,处理液浓度梯度依据前人研究结果[6-11],结合预试验设定为0.5,5,50,500mg·L-1(详见表1),以施加600mL不添加外源香豆素和咖啡酸的Hoagland营养液处理为对照(CK),每处理重复3次。为确保花盆处理液浓度保持不变,每隔1d给培养盒新添加处理液至600mL,每7d用蒸馏水淋洗1次培养盒,并施加新配置营养液。连续处理28d时,选择3个长势基本一致的植株根进行取材,取根茎下1~2cm处根段,立即放入FAA固定液(70%酒精90mL+冰醋酸5mL+福尔马林5mL)中,固定24h以上[18],分别测定根粗、皮层厚度、中柱直径、导管数量及面积等解剖结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