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成分中锰钢工艺与力学性能》

《表1 不同成分中锰钢工艺与力学性能》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锰钢的研究进展与前景》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γR代表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HR代表热轧;CR代表冷轧;Q代表淬火;T代表回火;IA代表临界区退火;F代表锻造;WR代表温轧;*代表本实验室正在进展的工作;△代表机械性能数据为原文曲线读取.

中锰钢作为汽车用先进高强钢,组织中存在一定体积分数的亚稳态残余奥氏体,在变形过程中,残余奥氏体部分或者全部发生应变诱导马氏体相变(TRIP效应),TRIP效应可以延迟颈缩,使其延伸率大幅度上升,生成的新相马氏体提高材料强度,所以中锰钢强塑积很高[4].位错密度的升高和相界面的增加可提高材料的强度,中锰钢变形过程位错密度提升主要来源于马氏体,马氏体则来源于变形过程中奥氏体的相变,且相变后的新界面也会提升强度,因此增加奥氏体含量和细化晶粒可以提高中锰钢的机械性能.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及其稳定性很重要,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晶粒尺寸、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形貌,也与服役温度有关[5].本文对近几年报道的中锰钢的成分、工艺等进行了归纳,筛选其强塑积接近或超过30 GPa·%的文献,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