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患者心功能指标变化》

《表2 患者心功能指标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心肺复苏后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目标温度管理治疗2例并文献复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患者2,男,52岁,既往冠心病、陈旧心肌梗死等病史,因“突发意识丧失11h”于2015-06-19入院。入院诊断: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功能IV级(Killip分级)。查体:体温38.1℃,脉搏84次/min,血压118/73 mmHg,呼吸频率20次/min。镇静状态,GCS 3分,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3mm,对光反射存在。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心脏杂音,腹软无压痛,肠鸣音3次/min。四肢温暖,皮肤无花斑,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低,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正常,双侧膝腱反射正常,病理征阴性。辅助检查:TnI 0.11ng/ml,BNP 1500pg/ml,心电图:V1~V5导联广泛ST段抬高,超声心动图: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左室前壁、前间壁、各壁心尖段),左房、左室增大,心尖部室壁瘤形成,二尖瓣反流(轻度),三尖瓣反流(轻度),肺动脉压30mmHg,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左房压增高(LAP)16 mmHg,左室射血分数(LVEF)20%,下腔静脉增宽,呼吸动度减低。患者心肺复苏后循环稳定,自主意识未恢复,启动血管内目标温度管理保护神经功能,设定目标温度34℃,PiCCO技术监测心功能变化,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纠正心功能不全,以及机械通气,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入院后第3天患者神志转清,第4天终止亚低温治疗,一周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左室前壁、前间壁、各壁心尖段),左房、左室增大,心尖部室壁瘤形成,二尖瓣反流(轻度),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假性正常化),左房压增高(LAP)18 mmHg,LVEF 28%。两周后患者出院,转至专科医院继续治疗。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