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四大生态区豌豆资源6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

《表6 四大生态区豌豆资源6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重庆地区豌豆(Pisum sativum L.)种质资源收集与多样性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重庆市豌豆地方种质资源在四川盆地农业生态区收集到7份,多样性指数最高,为0.738,各质量性状多样性排序为荚型>种子表面>株型>叶型=花色>粒型;秦巴山地常绿阔叶—落叶林生态区收集到22份,多样性指数第2,为0.641,各质量性状多样性排序为荚型>种子表面>粒型>花色>株型=叶型;三峡库区(腹地)平行岭谷低山—丘陵生态区收集到20份,多样性指数第3,为0.629,各质量性状多样性排序为荚型>种子表面>粒型>花色=株型=叶型;渝东南、湘西及黔鄂山地常绿阔叶林生态区收集到7份,多样性指数最小,为0.236,各质量性状多样性排序为荚型>粒型,其他性状不具多样性。四川盆地农业生态区粒型很单一,均为球形。渝东南、湘西及黔鄂山地常绿阔叶林生态区的多样性最差,花色均为浅红;株型均为蔓生;叶型均为普通,种子表面均为凹坑(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