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城镇化、林改满意度对家庭收入影响回归模型》

《表5 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城镇化、林改满意度对家庭收入影响回归模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城镇化进程中林改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来自福建省10县域664户农户的实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控制变量不做展示,其中不包含教育年限,模型1的平均VIF为3.49;模型2的平均VIF为2.50。

基于上述模型结果的分析发现,户主的受教育程度和是否为村干部对农户家庭的收入具有较强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索城镇化与林改制度对不同群体的影响,本文将以教育程度不同和社会身份特征不同进行分群估计。城镇化、林改制度对不同教育程度农户的影响结果见表5。从模型运行结果可见,农户教育背景差异会使城镇化和林权制度改革对家庭收入影响发生差异。具体而言,在受教育年限小于6年的群体模型中,城镇化对家庭总收入和家庭非林业收入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受教育年限大于6年教育群体中,则仅对家庭的林业收入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说明城镇化带来人口流动和劳动力转移,对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户影响较大,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户作用不明显或不起作用。就林改满意程度而言,对受教育年限在6年以下的群体,农户对林改政策越满意,家庭非林业收入就越高,对受教育年限在6年以上的农户群体不存在显著影响。不同教育程度的农户群体在对城镇化发展和林改制度的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就模型结果来看,教育程度较低的群体更倾向于从事非林工作,如外出打工等方式提高家庭收入,且对林改满意度的阈值较低,容易对林权制度改革的各项措施满意;受教育年限较高的农户群体倾向于从事林业工作,且对林改满意度的阈值较高。即他们对林改制度改革的各项措施较难满意,认为林改制度的具体落实还具有可改进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