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8d死亡组患者与28d生存组患者临床特点比较》

《表2 28d死亡组患者与28d生存组患者临床特点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a.感染发生前1月;b.血流感染发生前48h。

将276例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患者按发生血流感染后28d的结局分为28d死亡组与28d生存组,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见表2。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血流感染的获得环境分类,两组患者均以医院获得性感染为主。在28d死亡组,感染发生1月前抗菌药物使用率高于28d生存组(P<0.05);血流感染前机械通气治疗、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或者尿管的比例高于28d生存组(P<0.05);两组患者基础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合并症指数Charlson评分在28d死亡组中高于28d生存组(P<0.05)。从感染严重程度角度分析,28d死亡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Pitt评分、感染中毒性休克型比例高于28d生存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适当初始抗菌药物比例均不低,28d死亡组患者不适当初始抗菌药物比例为65.00%(26/40),28d生存组患者不适当初始抗菌药物比例为41.53%(98/236)(P<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