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证据转化质量审查表》

《表1 证据转化质量审查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小儿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的最佳证据应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证据1对应审查指标1和2;证据2、3、5和7对应审查指标3;证据4对应审查指标4;证据6对应审查指标5。

总结与主题相关的证据12条。根据证据应用的可行性(feasibility)、适宜性(appropriateness)、临床意义(meaningfulness)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进行评价,即证据的FAME[5]评价。其中证据“5~7 d更换1次外周静脉短导管穿刺点敷料”,这条证据与我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6]要求不符,不予采纳;证据“在透明敷料下垫纱布者,应每2 d更换敷料”,实际操作中透明敷料下不垫纱布,增加感染风险,不予采纳。另外3条证据中涉及到的材料不能通过改良、采购等渠道获得,不予采纳。最终纳入7条证据,并逐条转化为审查指标。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