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硬性内窥镜评价指标第三轮德尔菲法结果统计》

《表4.硬性内窥镜评价指标第三轮德尔菲法结果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医用内窥镜临床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因在第一轮德尔菲法中协调程度较低,且有部分指标变异系数较大,课题组讨论后考虑初级评价指标体系中部分指标临床相关性欠佳,评价方法需进一步调整。在第二轮德尔菲法中,组织专人再次深入临床调研。第二轮德尔菲法分别选取10位软性内窥镜专家和8位硬性内窥镜专家,均来自三甲医院,回收软镜有效问卷10份,硬镜有效问卷8份,专家积极性满意。根据第二轮专家反馈意见,软镜评价指标中删除2项一级指标(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评估),调整2项一级指标(图像相关调整为视觉相关,临床相关调整为操作相关),添加1项一级指标(总体印象),删除22项二级指标(视角、分辨率、对比度、色域、色彩还原度、阴影、图像伪影、解析力、变焦能力、放大功能、镜头冲洗频率、关键手术步骤发生错误次数、手术完成程度、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度、治疗有效性、出血量、肢体疲劳、头部不适、患者不适感、术中操作失误),调整4项二级指标(视野、图像保真性、冲洗吸引性能、图像总体印象),添加6项二级指标(镜头擦拭效果、操作孔道通畅性、操作精细程度、目标部位显露能力、目标部位操作便利性、操作性总体印象);硬镜评价指标中删除1项一级指标(第三方评估),调整2项一级指标(图像相关调整为视觉相关,临床相关调整为操作相关),添加1项一级指标(总体印象),删除13项二级指标(视角、分辨率、色域、色彩还原度、亮度、阴影、图像伪影、解析力、放大功能、镜头冲洗频率、肢体疲劳、头部不适、术中操作失误),调整3项二级指标(视野、镜头抗雾/烟功能、图像总体印象)。第二轮德尔菲法中软镜专家协调系数为0.530,硬镜专家协调系数为0.776,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