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新鲜和失活催化剂ICP表征结果》

《表2 新鲜和失活催化剂ICP表征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1000MW燃煤电厂商业SCR脱硝催化剂的失活》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Wf为新鲜催化剂的元素质量分数,Wd为失活催化剂的元素质量分数,△W/Wf为失活催化剂较新鲜催化剂的相对质量分数.

新鲜和失活催化剂ICP-AES表征结果如表2所示.对比表2的数据可知,失活催化剂较新鲜催化剂质量分数增加相对较多的是Fe,Mg,S,K,As和Na分别增加了318.0%,279.7%,233.3%,199.3%,99.8%和94.6%.并且Al,Si,Ca也有一定量的增加.由表2可知,失活催化剂相比于新鲜催化剂,K元素含量增加了199.3%,Kamata等[11]发现碱金属K对SCR催化剂的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催化剂表面沉积的K2O的质量分数达到1%时,催化剂的活性完全丧失,可见碱金属K对钒钛系SCR催化剂影响十分致命.Hilbrig等[12]通过对燃煤电厂工业实际应用后的催化剂进行失活原因分析,发现As元素对催化剂有一定的影响,As2O3与活性位点V=O之间发生反应,使得NH3无法吸附在活性位点上,从而影响脱硝的过程.本研究失活催化剂中As的含量较新鲜催化剂增加了99.8%,因此As元素是造成催化剂失活的原因之一.运行40000h后的失活催化剂中S元素的量增加了233.3%,SO2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解释,一方面是燃煤烟气中的SO2极易与还原剂NH3反应形成NH4HSO4等大颗粒的盐类物质沉积在催化剂表面,影响气体的外扩散,同时NH4HSO4等大颗粒的盐类物质会覆盖活性位点,使催化剂活性降低[13];另一方面SO2会与飞灰中的碱金属氧化物反应堵塞催化剂孔道,减少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并且也遮蔽了活性位点从而影响脱硝效果.Zheng等[14]的研究表明,S和K元素对催化剂有复合抑制作用.烟气中的S和K元素会与催化剂表面的V2O5反应形成复杂的化合物K2SO4-V2O5,这种化合物会促使SO2转化为SO3,SO3继而与烟气中其他物质或催化剂组成物质发生反应,使催化剂的活性下降.我国的煤中CaO含量相对较高,CaO对我国SCR催化剂的影响尤为严重[15].本文研究的电厂所使用的煤中CaO含量很高其灰分中CaO含量高达20.2%.碱性的CaO会与烟气中的酸性气体SO2反应生成CaSO4,使钒基催化剂酸性位的数目减少和催化剂的强度下降[16].失活催化剂中Fe元素的含量增幅最大,较新鲜催化剂增加了318.0%,Foerster[17]在研究Fe元素(主要是Fe2O3)对V2O5(WO3)/TiO2催化剂的毒害作用时发现,Fe2O3对烟气中的SO2具有一定的催化氧化作用,导致SO2的氧化率不断提高,使催化剂脱硝活性下降.综上所述,对于本研究的电厂商业钒钛系脱硝催化剂,Fe,K、As和S元素可能是造成催化剂失活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