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两组骨缺损患者术前临床资料比较》

《表1 两组骨缺损患者术前临床资料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植骨应用于诱导膜技术修复骨缺损》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A组为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植骨组,B组为单纯植骨组。下同

自2013年1月至2017年9月,采用诱导膜技术治疗35例骨缺损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Ⅱ期手术采用PRP联合植骨治疗组18例(A组),男11例,女7例;年龄17~61(40.4±13.4)岁;病程0.3~14.0(5.6±4.3)个月;骨缺损长度3.6~18.0(9.5±4.4)cm;骨缺损部位:5例为股骨骨缺损,12例为胫骨骨缺损,1例为跟骨骨缺损;致病原因:4例为开放性骨折直接创伤所致,12例为骨折内固定术后继发感染性骨髓炎所致,2例为骨肿瘤切除后所致。采用单纯植骨治疗组17例(B组),男11例,女6例;年龄21~56(43.1±12.3)岁;病程0.2~14.0(5.2±4.7)个月;骨缺损长度3.1~16.3(9.1±3.7)cm;骨缺损部位:3例为股骨骨缺损,12例为胫骨骨缺损,2例为跟骨骨缺损;致病原因:6例为开放性骨折直接创伤所致,11例为骨折内固定术后继发感染性骨髓炎所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骨缺损长度及部位、致病原因等术前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果见表1。所有患者或家属在研究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