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ITS、psbA-trnH、rbc L及matK序列信息》

《表4 ITS、psbA-trnH、rbc L及matK序列信息》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药用贝母属系统发育关系分析及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8份样本ITS、psbA-trnH、rbcL及matK 4个基因的PCR产物经正、反2个方向引物测序,所获得的序列与Gnebank数据库中下载的序列利用MEGA 7.0软件分析。分析结果(表4)表明,ITS区序列GC平均含量约64.4%,高于其他3个基因,psbA基因GC平均含量最低31.8%,序列中含有连续polyA(T)结构这对测序结果造成一定影响,降低其成功率。psbA-trnH基因变异位点为263,ITS变异位点为305,rbcL和matK基因变异位点仅为32和56。理想的条形码序列种间差异明显大于种内差异。通过对贝母属各条形码候选序列的种内变异、种间变异、种间最小变异和种内最大变异分析,结果表明psbA序列种间差异最大,ITS次之,rbc L和mat K最小。种内差异情况同样是psb A序列差异最大,ITS种内差异较小,rbcL和mat K最小。在物种水平上通过BLAST1分析,ITS、psb A-trn H鉴定效率均为100%,而rbc L和mat K均不足50%。因此综合分析ITS区作为贝母属最理想的DNA条形码,基于对比NJ树(图1)聚类分析结果认为ITS在其物种鉴定及聚类分析效果上具有简单、准确、高效的特点,在大量样本的物种鉴定中,具有一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