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化合物1的1H-和13C-NMR数据 (600/150 MHz, acetone-d6)》

《表1 化合物1的1H-和13C-NMR数据 (600/150 MHz, acetone-d6)》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多花山竹子果实化学成分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化合物1:白色无定形粉末,[α]D20+15.0°(c 0.02,Me OH),由HR-ESI-MS m/z:545.326 15[M+H]+(计算值545.326 17)结合13C-NMR数据确定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35H44O5,不饱和度为14。UV在245 nm处有最大吸收,说明化合物1含有芳香基团。由1H-NMR数据(表1)可知有1个单取代的苯环特征信号[δH 7.66(2H,d,J=7.8 Hz),7.43(1H,t,J=7.2 Hz),7.35(2H,t,J=7.8 Hz)],1个双键质子的信号[δH 5.24(1H,t,J=6.6 Hz)],1个末端双键的信号[δH 4.85(1H,brs),4.78(1H,brs)],7个单峰甲基信号[δH 1.68(3H,s),1.66(3H,s),1.64(3H,s),1.62(3H,s),1.56(3H,s),1.22(3H,s),1.09(3H,s)]。由13C-NMR和DEPT图谱可知存在3个非共轭的羰基碳信号[δC 207.0(s),206.1(s),205.5(s)]、1个苯甲酰基的信号[δC 194.7(s),137.0(s),132.6(d),130.2(d),130.2(d),128.7(d),128.7(d)]、7个季碳[δC 82.9(s),74.9(s),68.0(s),52.5(s),149.5(s),132.4(s),48.2(s)]、5个亚甲基[δC 34.0(t),39.8(t),36.0(t),29.4(t),23.2(t)]、4个次甲基[δC 44.1(d),81.5(d),44.2(d),54.7(d)]、7个甲基[δC 18.6(q),18.4(q),26.4(q),22.4(q),25.6(q),23.3(q),26.5(q)]。综合以上数据,推测化合物1为具有类金刚烷型骨架的PPAPs。将化合物1的NMR数据同文献报道的化合物cowabenzophenone B[11]对比,发现2个化合物NMR数据大部分一致,进一步分析其1H-1H COSY、HSQC和HMBC,推测化合物1中C-5位为异香叶基取代的cowabenzophenone B中的香叶基,HMBC证实了上述推断。因为这种笼状结构是刚性的,C-1、C-3、C-5、C-7位的相对构型是固定的,相应的取代基只能朝向笼状结构的外侧[12],C-30和C-18的相对构型由ROESY谱确定,在ROESY图谱中可以观察到H-30与H-6a、H-30与33-CH3有相关的信号,说明H-6a、H-30、33-CH3在分子平面的同一侧,为β构型,同时还观察到CH3-32与H-18的相关信号,说明H-18为α构型,因而OH-18为β构型。综上所述,确定化合物1的结构如图1所示,并命名为多花山竹子酮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