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1981—2016年不同区域苹果林产量、蒸散量和水分生产力的模拟值》

《表3 1981—2016年不同区域苹果林产量、蒸散量和水分生产力的模拟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陕西不同区域苹果林土壤水分动态和水分生产力模拟》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图4可以看出,1981—2016年,3个区域苹果林的产量都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陕北区、渭北区、关中区分别年均下降0.35、0.36和0.26 t·hm-2.陕北区和渭北区的产量下降阶段主要集中在1995—2010年,模拟前期和后期都相对平缓;关中区的下降阶段较晚,在2005年后.表3结果表明,关中区多年平均产量最高,为25.70 t·hm-2,渭北区次之,为22.62 t·hm-2,陕北区最低,仅为16.94 t·hm-2,关中区比渭北区和陕北区分别高3.02和8.64t·hm-2.从苹果林地的产量年变幅来看,陕北区变异系数最大,为27.5%,渭北区次之为21.7%,关中区相对较小,为14.8%.说明关中区苹果林地的稳产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