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汉方医学流派简述:明清中日医学交流对汉方医流派形成的影响》

《表1 汉方医学流派简述:明清中日医学交流对汉方医流派形成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明清中日医学交流对汉方医流派形成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日本汉方医流派可分为后世派、古方派、折衷派、考证派,见表1。后世派与古方派形成及盛行时代,也是日本汉方医不同发展时期的分割依据。一般认为后世派形成于16世纪~17世纪,古方派形成于17世纪~19世纪[1]。折衷派受古方派代表人物山胁东洋的影响而逐渐发展,考证派则脱胎于折衷派。流派之间存在着承袭又对立的关系。从16世纪~19世纪明治维新以前,这四大汉方医流派的发展,也是日本汉方医在受西方医学全面冲击以前,从体系初成到全面兴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