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第一道次轧件表面跟踪点稳态有效应变Tab.3 Steady effective strain of surface tracking point of rolling piece’s firs

《表3 第一道次轧件表面跟踪点稳态有效应变Tab.3 Steady effective strain of surface tracking point of rolling piece’s firs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铝合金热轧板带成形过程中的应变数值模拟》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2(a)为未进入轧辊的板坯表面的跟踪点,图中,P1~P6为y=500m,z=13mm,x=0~200mm的板坯上表面的跟踪点;P7~P12为y=250m,z=13mm,x=0~200mm的板坯上表面的跟踪点;P13~P18为y=0m,z=13mm,x=0~200mm的板坯上表面的跟踪点。跟踪点在X方向的取值是根据第一道次轧件的最大有效应变的节点来确定。图2(b)为第一道次轧件表面与图2(a)相对应的跟踪点P1~P18示意图。由图2(b)可以看出,P1、P7和P13为咬入点,P6、P12和P18为轧制结束点,其它跟踪点都位于波浪纹的最低处,即有效应变最大处。跟踪点P1~P18的有效应变具体见图3和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