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问题的七个层次及分类》

《表1:问题的七个层次及分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从一次同课异构活动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品质培养策略》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思维品质可分为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灵活性、敏捷性、逻辑性及系统性等。《课程标准》主要列举了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这三种思维品质。逻辑性思维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指运用逻辑工具对思维内容进行抽象和推演,如判断、推理、论证等。批判性思维是对已有思维及其思考过程进行理性评估,考量这种思维是否符合逻辑;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有创新的意识或精神,有一定的冒险精神,并且求异求变(刘道义2018)。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其设计除了关注语言运用、文化内涵、策略训练之外,还要考虑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提问是最常见的课堂教学活动,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抓手。布朗(Brown 2001)把问题分为七个层次(见表1)。笔者结合自己的阅读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培养思维品质的教学策略:解读深层化、讲解图式化、问题层次化、活动情境化。下面,通过分析和对比高中英语阅读同课异构的两个教学设计,谈谈如何结合上述四个教学策略落实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