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凝胶因子NDI-1和NDI-2的凝胶性能》

《表1 凝胶因子NDI-1和NDI-2的凝胶性能》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两亲性萘双酰亚胺的合成及其凝胶性能》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G为凝胶;S为溶解;I为不溶;P为沉淀;括号里面的数值为临界成胶浓度 (g/L)

对凝胶因子NDI-1和NDI-2在不同溶剂中的凝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凝胶因子NDI-1可以通过加热-冷却的方式以较低的浓度(4.7~13.5 g/L)在非极性溶剂(苯、甲苯、二甲苯)中形成凝胶.通过加热-冷却的方式,凝胶因子NDI-2不仅可以在非极性溶剂(苯、甲苯、二甲苯)中形成凝胶,还可以在强极性溶剂(DMSO)以及含水溶剂(30%H2O-THF)中形成凝胶,而且临界成胶浓度(CGS)更低(3.3~9.5g/L).从表1可以看出,NDI-2比NDI-1具有更好的凝胶性能,最低的临界成胶浓度仅为3.3 g/L.NDI-2和NDI-1结构上的差别仅在于疏水部分,NDI-2比NDI-1具有更长的烷基链.烷基链越长,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越大,所以NDI-2比NDI-1具有更强的分子组装能力,临界成胶浓度更低[15,16].此外,烷基链越长,分子的疏水作用越大,越容易促使化合物在含水溶剂中自组装.所以,NDI-2能在强极性溶剂(DMSO)以及含水溶剂(30%H2O-THF)中形成凝胶,而NDI-1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