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各组兔手术前后眼压水平比较 (±s, mm Hg)》

《表1 各组兔手术前后眼压水平比较 (±s, mm Hg)》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青光安有效组分对兔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与A组比较,#P<0.05;与本组手术前比较,*P<0.05

同一时间不同组眼压情况:手术后各组眼压均明显下降,且手术后1周内各组均有抑制眼压的效果;手术后2周B、G组眼压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手术后4周C、E、F、H组手术效果依然存在,该4组所用药物对术后抑制眼压上升均有一定效果,其中以C组效果最好,F组较差。同一组不同时间段眼压情况:B组术后2、4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B组手术2周后眼压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C组术后各时间段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组在手术后眼压均处于较低水平;D组术后4周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D组对抑制眼压上升无明显作用;E组术后各时间段相比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E组对抑制眼压上升有效;F组术后各时间段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F组对抑制眼压上升有效;G组术后各时间段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G组对于抑制眼压上升有效;H组术后各时间段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H组对抑制眼压上升有效。结果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