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内资企业异质性对外商直接投资创新溢出效应的影响》

《表3 内资企业异质性对外商直接投资创新溢出效应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企业专利数据的实证检验》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内为异方差聚类调整后(行业层面)回归系数的标准误。*p<0.1,**p<0.05,***p<0.01。其中,模型1–6是用ln(1+当年总专利申请数)作为创新绩效代理指标的回归结果。

为了考察内资企业所有制、市场导向和资本密集度对FDI创新溢出效应的差异影响,我们将内资企业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出口导向型企业和国内市场导向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然后分别对各组子样本的FDI创新溢出效应进行估计。表3显示的是不同内资企业分组中,FDI对内资企业创新影响的回归结果。(1)内资企业所有制类型的影响。模型1–2中,下游外资资本进入对国有内资企业创新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对非国有内资企业创新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相比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更易从外资中获取创新。这与已有研究相一致,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不只生产效率不尽人意,创新效率也同样不容乐观[27](P49-70)。可见,虽然国有企业所享有的“政策优惠”会给企业带来资源,但是也可能使其陷入资源“诅咒效应”。(2)内资企业市场导向的影响。模型3–4中,下游外资资本进入对出口导向型内资企业创新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对国内市场导向型内资企业则显著为负。这与前文分析相一致,相比于国内市场导向型内资企业,出口导向型内资企业往往能通过国际市场获取更高的吸收能力,进而促进创新。(3)内资企业资本密集度的影响。模型5–6中,下游外资资本进入对资本密集型内资企业创新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则显著为负。这是由于FDI创新溢出效应是内资企业向外资企业有差距的学习过程。从外资企业的技术特征来看,港澳台外资企业因为生产线标准化程度较高、技术要求低,产生较少的科技溢出效应,较为青睐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反,西方外资企业禀赋尖端科技,更倾向于选择资本密集型的生物、医药、通信等行业,进而带来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上述结果显示,内资企业异质性为影响FDI创新溢出效应产生的重要因素,其中非国有内资企业、出口导向型内资企业和资本密集型内资企业更易从外资中获取溢出效应,与假说2相符。这也与上文的分析相一致,外资溢出效应的产生存在条件性,提高内资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和竞争能力是获取溢出效应切实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