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地区儿童受到欺凌、肢体攻击和肢体冲突的比例》

《表1 不同地区儿童受到欺凌、肢体攻击和肢体冲突的比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UNESCO继续推进校园暴力与欺凌问题研究——基于《数字背后:终结校园暴力与欺凌》报告的译介和解读》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报告指出,当前校园暴力和欺凌的实施主体绝大多数是学生同辈,也少量涉及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报告在分析校园暴力与欺凌问题的全球现状时,沿着两个实施主体展开。在讨论、分析由学生同辈实施的校园暴力与欺凌时,报告主要提及了同辈欺凌、同辈肢体攻击、同辈肢体冲突、同辈性暴力四个方面。报告在诸多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统计了全球范围内不同地区的儿童受到欺凌、肢体攻击和肢体冲突的比例(见表1)。由表1可知,不同地区儿童受到的欺凌类型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在撒哈拉以南非洲(48.2%)、北非(42.7%)和中东地区(41.1%),学生被欺凌的比例最高;在中美洲(22.8%)、欧洲(25%)和加勒比地区(25%),学生被欺凌的比例最低;北非(46.3%)和中东地区(42.8%)的肢体攻击最高,而亚洲(24.6%)和中美洲(25.6%)最低;太平洋地区(48.4%)和北非(38%)的肢体冲突最高,中美洲(20.5%)和南美洲(25.6%)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