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剖面基本信息:南方丘陵区不同母质水耕人为土发育速率的比较》

《表1 剖面基本信息:南方丘陵区不同母质水耕人为土发育速率的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南方丘陵区不同母质水耕人为土发育速率的比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Top of the slope,(2) Middle of the slope,(3) Bottom of the slope,(4) Wasteland,(5) Double rice,(6) Rice-rape rotation,(7) Aci-PupUdic Cambisols,(8) Ans-Och-Aquic Cambisols,(9) Typ-Fec-Hydragric Anthrosol,(10) Typ-Arg-Udic Ferrisols,(11) Typ-A

本研究选取我国亚热带地区3种母质发育的水耕人为土从十年到百年尺度的时间序列(表1),分别为发育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梯田)紫色砂页岩坡积物的水耕人为土时间序列(PS10,0 a;PS11,30 a;PS12,100~300 a;PS13,300 a)、发育于江西省进贤县第四纪红黏土的水耕人为土时间序列(RC10,0 a;RC11,100 a;RC12,100~300 a;RC13,300 a)和发育于江西省余江县红砂岩坡积物的水耕人为土时间序列(RS10,0 a;RS11,30 a;RS12,60~200 a;RS13,200 a)。研究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分别为18.2、17.3和17.6℃,年均降水量分别为1 557、1 549和1 789 mm。3个研究区的年均气温和降水量相差不大,本研究认为其气候条件基本一致,不再单独讨论。3种母质发育的水耕人为土时间序列建立和判定的依据分别见文献[18],采样点信息见表1,剖面照片见图1。土壤类型的判别主要基于文献[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