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7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物理性状及持水量特征》

《表7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物理性状及持水量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大伙房水库流域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同一植被类型不同土壤层差异显著(p<0.05)。

毛管孔隙与非毛管孔隙的水分贮蓄量之和构成饱和持水量,是土壤涵蓄潜力的最大值,体现土壤水分调蓄能力的大小[12-13];非毛管孔隙的水分贮蓄量大小反映了土壤有效持水量的多少,其值越大,说明持水能力越强。大伙房水库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物理性质存在差异,因而土壤饱和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的大小也不尽相同。由表7可知,刺槐天然次生林土壤饱和持水量最大,为301.92t/hm2,落叶松人工林(288.31t/hm2)次之,油松人工林(279.56t/hm2)最小,同一植被不同土层土壤饱和持水量随土层的增大而减少。土壤有效持水量表现为刺槐天然次生林(29.39t/hm2)>油松人工林(28.72t/hm2)>落叶松人工林(21.11t/hm2)。综合饱和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可以看出,刺槐天然次生林具有较强的土壤持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