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平均SNR与对应的瞬时传输速率》

《表2 平均SNR与对应的瞬时传输速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随机网络演算的CBTC车-地无线通信时延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1是系统仿真的主要参数。其中基站发射功率和车载终端功率都是最大值。由于研究的对象是CBTC业务,而地上单网在5M频段下只能优先保证CBTC业务,所以带宽选为5 MHz。假设两个eNodeB之间的间距为2 km,并且每个区间的长度为5 m,则相邻两基站中间有400个区间。经简单计算可知,列车在每个区间i停留的时间大约为150 ms,只要求出列车的瞬时传输速率,即可求解出列车在这150 ms周期内通过莱斯衰落信道的数据量,继而根据以上理论分析算出时延性能。采用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技术,而AMC技术可根据信道状态来调整传输速率。通过式(11)、式(12)得到瞬时SNRγi所对应的区间i,然后根据已知的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索引找到区间i相对应的瞬时传输速率,如表2所示,根据合适的SNR范围得到6个MCS及其参数。仿真次数则根据区间i的数量决定,即仿真i次,每次仿真106个时间单位。由于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的延时边界性能分析所用到的理论一样,而又因为在列控系统中,下行方向的业务量大于上行方向,所以只分析下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