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苗木生长指标随密度变化》

《表3 苗木生长指标随密度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蒙古栎苗木质量调控的初步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中字母为Duncan多重比较结果,每栏中处理间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Note:Letters after each value in the same row indicate results of Duncan's multiple comparisons.Same superscript letters indicat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由表3可知,33株·m-2和50株·m-2两个密度处理下,苗高最大,均超过100cm,地径10.65mm和8.61mm,仅次于20cm×5cm的11.28mm;冠幅最大值为13.61cm,小于株距15cm;33株·m-2密度根长29.7cm,略低于其他组,50株·m-2密度根长达39.0cm,显著高于其他密度根数变化,但无规明显规律,与密度变化关系相关性较低;50株·m-2密度总生物量高达525.54g,根冠比超高达2.17,说明该密度下蒙古栎苗主要生长地下部分,这与自然更新的蒙古栎生长状况一致。其他生长指标与其他密度处理相比均达到最大值,且两组处理差异不显著,说明33~50株·m-2密度已经满足蒙古栎苗充分生长,无需设置更小密度组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