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基于DXA骨密度T值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40]》

《表6 基于DXA骨密度T值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40]》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8)》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DXA为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T值是参考认可的中国人群参考数据库

目前多国指南公认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基于DXA测量的结果[23-26,33,36-39]。其主要测量部位是中轴骨,包括:腰椎和股骨近端,如甲旁亢、肥胖患者(超过DXA床承重量)、测量髋部或腰椎骨密度受限者,可选择非优势侧桡骨远端1/3(33%)。同时由于DXA正位腰椎测量感兴趣区包括椎体及其后方的附件结构,故其测量结果受腰椎的退行性改变(如椎体和椎小关节的骨质增生硬化等)和腹主动脉钙化影响,可能会低估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水平,因此强烈推荐同时检测股骨近端及腰椎。基于DXA测量的中轴骨(腰椎1-4、股骨颈或全髋)骨密度或桡骨远端1/3骨密度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是T-值≤-2.5 SD(表6)。特别强调在DXA做骨质疏松症诊断时,一定要核对该DXA机器所选用的参加数据库,建议采用认可的中国人群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