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4种豆科牧草属性》

《表1 4种豆科牧草属性》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四种豆科牧草萌发期和苗期抗旱耐盐性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土地资源,尤其在我国西北、东北以及华北地区占有很大比例,但是由于盐碱会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因而几乎很难在盐碱地对植物进行栽培种植。干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1-4]。牧草是发展畜禽生产,特别是草食家畜生产的基础,牧草能够为家畜提供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而随着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对于优质牧草的要求愈来愈高。因此筛选或培育抗旱耐盐性强的高产优质牧草种质资源尤为重要[5-10]。种子萌发是植物生活史中的关键阶段,也是进行植物抗旱耐盐相关研究的重要时期。近年来已经开展了应用PEG模拟干旱对牧草及其他植物种子萌发影响的相关研究,此类研究为早期植物抗旱性鉴定奠定了基础[11-14]。但目前对于我国优良牧草中常用的白三叶、红三叶、紫花苜蓿、百脉根4种豆科牧草,见表1,其种子的抗旱性和耐盐性研究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和Na Cl溶液分别对这4种豆科牧草种子进行胁迫处理[15],测定不同处理下种子的发芽率、苗期存活率、枯萎率、失绿率、相对含水量(RWC)、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比较分析了4种豆科牧草在干旱胁迫和盐胁迫下的种子萌发特性和生理指标,并分析了其抗旱、耐盐性的相关关系,旨在为选育适宜干旱盐碱地区种植的豆科牧草品种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