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分地区的区域产业就业变动影响因素分析》

《表6 分地区的区域产业就业变动影响因素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溢出效应、城市规模与动态产业集聚》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同表4

我国不同区域在自然资源禀赋、发展路径、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区域产业集聚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也有所不同。基于此,本文将全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进行考察,结果见表6。第一,四大区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负向产业内溢出效应,其绝对值排序为西部>中部>东部>东北,而各企业就业规模的标准差排序则为西部>东部>中部>东北。由此可见,产业内溢出的负效应既受均值回归的影响,也会受到区域产业发展差异的影响。其中,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差异化程度较高,这有助于削弱产业内溢出的负效应。第二,产业间溢出效应有较大的区域差异,说明产业集聚存在明显异质性。具体地,集聚在东部地区的企业更容易从专业化劳动力市场(表现为基于职业特征的劳动力共享是产业间溢出的重要来源)中获取动态外部性。中部和东北地区的产业间溢出效应主要来源于产业关联,中部地区的产业间溢出效应主要来源于前向关联,而东北地区的产业间溢出效应则主要来源于后向关联。第三,城市规模对区域产业变动的净效应在不同区域基本相近。系数β赞既包括城市规模的集聚效应也包括城市规模的拥挤效应,其结果显示东部地区所对应的城市规模净效应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可能是因为东部地区城市规模扩大所产生的拥挤效应抵消了一部分集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