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乳腺托架组与真空垫组皮肤反应比较Tab.2Comparison of skin reaction between breast bracket group and vacuum pad gro

《表2 乳腺托架组与真空垫组皮肤反应比较Tab.2Comparison of skin reaction between breast bracket group and vacuum pad gro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乳腺癌放射治疗不同固定方式摆位误差分析及皮肤反应应对策略》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42例放疗患者出现0级皮肤反应9例(21.4%),Ⅰ级皮肤反应16例(38.1%),Ⅱ级皮肤反应10例(23.8%),Ⅲ、Ⅳ级皮肤反应共7例(16.7%)。Ⅰ、Ⅱ级皮肤反应患者在给予无刺激性维生素A、D软膏,羊毛脂涂擦,或涂1%氢化可的松霜剂护理干预后均有所减轻;Ⅲ、Ⅳ级皮肤反应,应立即停止放疗并进行治疗护理干预。局部皮肤湿性反应可涂以龙胆紫使局部干燥,并涂以硼酸软膏、新霉素、庆大霉素、康复新等进行治疗;在治疗护理期间采用暴露创面疗法,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并给予维生素E、维生素B12、抗生素和利多卡因的混合软膏外涂,待情况好转再行放疗[5,6]。患者经护理干预及规范化治疗,皮肤反应均明显好转;所有患者均能够完成治疗剂量。两种不同固定方式放疗患者的皮肤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