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不同沉积物质量基准下的沉积物质量基准系数比较》

《表6 不同沉积物质量基准下的沉积物质量基准系数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太湖梅梁湾湖口表层沉积物中氮磷、重金属的风险评价》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a为生物效应法;b为相平衡法;c为一致性沉积物法。

若考虑生物效应因素,可以使用沉积物质量基准评价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根据生物效应法、相平衡法及一致性沉积基准3种方法推算的SQGs值,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见表6。以生物效应法推算的TEL-SQG与PEL-SQG作为评价值,Cu、Ni的PEL-SQG大于1,生物很大可能发生风险,意味着负面毒性效应将频繁发生;Cd、Zn浓度处于PEL与TEL间,生物可能有风险,即负面毒性效应偶尔发生;Pb则没有生态风险,即其负面生物毒性效应几乎不会发生;综合SQG为0.72,生物处于中等风险。以相平衡法推算的TEL-SQG为评价值,各重金属基准选择文献来源中最大值,只有Cr对生物有很大可能风险,意味着Cr严重威胁底栖生物安全,其他重金属无风险,综合SQG为1.05,底栖生物处于严重风险。以CBSQGS中的TECs-SQG与PECs-SQG为评价值,Cd、Cr、Cu、Ni对生物均有很大可能的风险,即毒性效应发生的概率大于75%;Zn对生物可能有风险,即发生毒性效应的概率在介于25%?75%;Pb发生生物毒性效应的概率低于25%,可认为没有风险,整体SQG为1.22,生物处于严重风险。可见,采用CBSQGS评价,对生态具有高度风险的重金属有Cd、Cr、Cu、Ni,涵盖了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评价的Cd重度风险、生物效应法SQG评价的Cu、Ni重度风险与相平衡法SQG评价的Cr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