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风暴潮强度等级Tab.2 Intensity levels of storm surges》

《表2 风暴潮强度等级Tab.2 Intensity levels of storm surges》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我国南海沿海台风及暴潮灾害趋势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目前对统一的衡量风暴潮强度的定量指标仍存在许多争论。如果从风暴潮造成的损失方面进行评估,需考虑物质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灾害救援灾后重建的投入、生产停滞损失、生态的破坏和修护和环境污染扩散和治理投入等。过多的指标难以精确量化。虽然影响风暴潮增水大小的因素很多,如风暴强度、风暴路径、风暴运动速度以及海岸地形等,但增水的大小依然是衡量风暴潮强度等级比较合适的指标(史键辉等,2000)。国家海洋局(2015)建议将风暴潮增水划分为5个等级。按照标准潮(水)位站风暴潮增水的大小,将风暴潮增水≥251cm定义为Ⅰ(特大)级别。本文中为充分讨论特大风暴潮带来的影响,采用郭洪涛(1991)的建议,依据风暴潮增水的大小把风暴潮大小分为7级(表2)。理论上风暴增水越高,风暴潮灾害损失越大,但是风暴潮强度等级的增加与其造成灾害程度并非线性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