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ROC分配比例Tab.3 Distribution ratio of ROC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patterns》

《表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ROC分配比例Tab.3 Distribution ratio of ROC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patterns》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海南岛东部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与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一般情况下,土壤ROC的分配比例随土壤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Mandal et al.,2011;王晓君等,2011;王国兵等,2013)。由表3可知:在土壤垂直剖面上,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水田和橡胶林地的土壤ROC分配比例逐渐降低,果园和抛荒地逐渐升高。在0~10、10~20和20~30 cm各土壤层中,水田的土壤ROC的分配比例最低,果园的土壤ROC的分配比例最高。造成ROC分配比例不同的因素很多且较为复杂,其中,活性有机碳如果被结合在土壤团聚体内部则会失去活性变成非活性有机碳(Blair et al.,2000),而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引起的SOC稳定性和质量的变化可导致土壤活性有机碳与非活性有机碳相互转变(Six et al.,2002)。在0~30 cm的各土壤剖面上,4种土地利用方式中水田的SOC质量分数最高,但其ROC的分配比例却最低,可能是水田受到人为开垦,在淹水条件下,受水侵蚀作用的影响较大,土壤中的大质地团聚体变成小质地团聚体,对活性有机碳的结合作用变弱,失去活性转变为非活性有机碳,导致土壤ROC的分配比例低。李翔(2014)研究发现:川东平行岭谷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0~40 cm土层土壤ROC的分配比例中水田最低,与本研究的结果相类似。但也有一些研究表明:林地的活性ROC分配比例较高,而耕地的分配比例较低(王莹等,2010)。因此,不同研究区土地利用方式对SOC和ROC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还需要更多深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