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从青钱柳中分离的主要黄酮类活性成分及其结构式》

《表2 从青钱柳中分离的主要黄酮类活性成分及其结构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青钱柳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药用价值》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张晓2) [10]等用甲醇3次浸提青钱柳根干粉,利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出两个黄酮类物质,最终确定其结构是乔松素-7-O-吡喃葡萄糖苷(Pinocembrin-7-O-glucopyranoside)、南酸枣苷(Choerospodin)。随后,谢明勇、易醒[11]等以甲醇作为溶剂进行提取,同时用乙酸乙酯作为萃取剂萃取青钱柳并进行多次层析,首次从青钱柳中提取得到山奈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和异槲皮苷(Isoquercetin)3种黄酮类化合物(表2)。张娟等从青钱柳醇提物中鉴定出4种黄酮类化合物:山奈酚-3-O-β-D-葡萄糖醛酸苷(Kaempferol-3-O-α-D-glucuronic acid)、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钠盐(Quercetin-3-O-β-D-glucuronic acid,sodium)、杨梅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Myketin-3-O-β-D-glucuronic acid)、2,6-二甲氧基4-羟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2,6-dimethoxy4-hydroxyphenol-1-O-β-D-glucosamine)。同时黄鑫等[12]发现青钱柳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杨武英[13]等进一步研究发现青钱柳黄酮(CPF)通过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来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从而降低高血糖小鼠空腹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