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分级涎腺ACC中MYB蛋白的表达》

《表2 不同分级涎腺ACC中MYB蛋白的表达》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涎腺腺样囊性癌中MYB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Ⅰ级与Ⅱ级比较,P>0.016 7;Ⅱ级与Ⅲ级比较,△P<0.0167;Ⅰ级与Ⅲ级比较,☆P<0.016 7

64例涎腺ACC中,有19例为Ⅰ级,13例呈阳性(68.42%,13/19,图3);有27例为Ⅱ级,18例呈阳性(66.67%,18/27,图4);有18例为Ⅲ级,4例呈弱阳性(14.29%,4/18,图5)。三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10.667,P=0.005,P<0.05);Ⅰ级与Ⅱ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χ2=0.016,P=0.901,P>0.0167);Ⅰ级与Ⅲ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7.943,P=0.005,P<0.016 7);Ⅱ级与Ⅲ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8.538,P=0.003,P<0.016 7,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