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跨境支付方式:区块链技术与促进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新思路研究》

《表1:跨境支付方式:区块链技术与促进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新思路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区块链技术与促进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新思路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据《2017—2018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包含B2B)达到7.6万亿元人民币,较2016年市场交易规模增速达到20.6%,增速可观。当前,我国跨境电商支付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互联网支付,包括电子账户支付、信用卡等;以及线下汇款模式,如表1所示。具体的支付流程如图1所示,跨境支付流程总共有八个步骤:第一,登陆境外网购平台、选购产品;第二,将订单发送给第三方支付;第三,第三方支付获得境内消费者信息认证;第四,选择支付方式并输入认证信息;第五,第三方支付将支付信息发送到托管银行;第六,接受托管银行购汇款信息;第七,境外电商接收到第三方支付汇款;第八,境外平台向境内消费者发送相关产品或者服务。然而,现阶段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支付方式主要存在欺诈风险、交易风险以及资金风险等各种风险,其中交易风险是最常见的风险。此外,跨境电商在遇到纠纷时,容易产生适用法律不明确问题。由于跨境电子商务涉及两个及以上的国家,而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存在差异性,极不利于纠纷的解决。一旦中国境内顾客在进行跨境电子商务时遇到了纠纷,那么只能通过聘请国外律师的方式解决纠纷。但是该种方式一方面耗时较长,对客户精力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会花费客户资金,增加客户成本。因此,从时间、精力和成本的角度来看,许多消费者会放弃追究,从而导致资金受到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