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患者TSH抑制状态下Tg变化情况》

《表2 患者TSH抑制状态下Tg变化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阿帕替尼治疗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1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患者男性,46岁,2003年3月初彩超示右侧甲状腺肿块,未予诊治。2012年10月出现右下肢间断性疼痛,12月20日盆腔CT示右侧骨转移瘤,行右侧坐骨转移瘤骨水泥成形术,术后病理组织学示(右坐骨结节)腺癌转移结节,查甲状腺、前列腺等腺体以寻找原发灶。患者于2013年5月29日行PET-CT示甲状腺癌伴双肺及骨多发转移(图1),6月4日行CT引导下骨转移灶局部微波消融术+骨水泥成形术,6月7日行甲状腺穿刺活检术,病理组织学示甲状腺滤泡性肿瘤。6月18日患者于全麻下行甲状腺全切+右气管食管沟淋巴结切除活检术,术后病理组织学示(右叶)甲状腺滤泡性癌;(左叶及峡部)结节性甲状腺肿;(右气管食管沟)淋巴结(0/5)未见癌细胞,分期:TxN0M1,Ⅱ期。患者于2013年7月26日起分别7次口服131I各200 m Ci(图2),检查Tg持续升高,Tg>30 000 ng/ml(表1)。在131I治疗间期,患者于2014年3月15日行右侧坐骨三维适形放疗300 c Gy×10次,共30Gy。2014年5月7日建议患者服用索拉菲尼药物治疗,因经济因素拒绝,期间定期复查TSH抑制状态下Tg水平(表2)。2016年3月23日患者行右侧坐骨125I粒子植入术,2017年6月5日复查胸部及骨盆CT示双肺多发转移瘤数目较前增多,部分体积较前增大(增大至2.2 cm×1.8 cm),胸7椎体及腰1椎体转移灶骨质破坏范围较前略增大,新见胸3棘突及左侧肩胛骨局限性骨质破坏,考虑新增肿瘤骨转移灶。患者于2017年6月16日开始每天口服阿帕替尼片425 mg,连续16天,第15天出现双脚蜕皮,血压升高至140/100 mm Hg,未服药前监测血压为120/80 mm Hg,改为每2日口服425 mg,患者症状减轻。2017年7月18日复查TSH抑制状态下Tg为1947 ng/ml,复查胸部CT示肺部结节数目较前减少,直径明显缩小(最大直径为0.9 cm),期间每日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 mg,继续连续服用阿帕替尼4天后再次出现双脚蜕皮,疼痛不适致活动受限,服用阿帕替尼当日出现腹痛腹泻症状,继续改为隔日服药。2017年9月14日复查TSH抑制状态下Tg为1635 ng/ml,复查胸部CT示双肺结节较前有缩小(最大直径为0.6 cm);2017年12月27日复查TSH抑制状态下Tg为1035 ng/ml,复查胸部CT示肺部结节数目无变化,较前略缩小(最大直径为0.5 cm)。见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