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高新区提高城市创新能力:不同地区》

《表4 高新区提高城市创新能力:不同地区》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国家高新区提高了城市创新力吗》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式(2)中,area代表城市所在地区,在不同的方程中,分别代表东部(east)、中部(medium)、西部(west)。其它符号含义和方程(1)相同,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到,无论是东、中、西部地区,国家高新区的设立均会促进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政策效应在我国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具体来说,东部城市的高新区政策效果最显著,中部城市的政策效果低于东部城市但高于西部城市,西部城市的政策效果最差。一方面是因为,东部地区政府治理水平较高,市场发育较成熟;另一方面,由于高新区大多以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而东部地区由于初始禀赋条件较好,拥有较多高校科研院所,聚集了更多创新资源,拥有更多高素质劳动力和更好的产业配套和协同,具备更加完善的创新体系支撑,从而能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的作用。同时,园区周边高校科研院所与园区企业的产学研结合效果更好,促进了集聚和溢出效应的发挥,从而显现出较强的政策效应。西部地区由于初始要素禀赋条件较差,缺乏产业发展基础,尤其缺少高素质人才,弱化了政策效果。同时,为了在短期内吸引企业入驻,发布诸多优惠政策,但并未考虑产业链关联性、产业匹配等因素,导致产学研结合不足、集聚效应较差,对创新能力的促进用作弱于东部地区。因此,H2基本得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