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17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相互作用强度》

《表2 2017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相互作用强度》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测度》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城市群相互作用强度能够表征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度。通过公式(1)计算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相互作用强度矩阵(因篇幅有限未展示),并由此绘制图1、表2。济南与其他城市的相互作用强度值最高,合计为760.88;其次是泰安,强度值为518.85;第三是淄博,强度值为480.23;青岛、潍坊的强度值也接近350。而强度值未超过200的有枣庄(138.04)、威海(192.92)、日照(120.85)、莱芜(171.25)、德州(157.57)、聊城(170.93)、菏泽(112.79),与强度值超过300的城市差距较大。其余城市强度值介于200~300之间。从经济联系总体格局看,山东半岛城市群呈现层级化趋势,城市群相互作用强度值为4785.07,济南与其他城市的相互作用强度占城市群的15.9%,说明济南是山东城市群经济联系的集聚区,具有核心引领作用。除济南外,泰安、淄博、青岛、潍坊依次占比为10.84%、10.04%、7.31%、7.2%,5个城市的相互作用强度超过全省总强度的一半,在城市群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力。而其余强度值不超过200的城市虽然也有一定的联系,但在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中作用较为微弱,如菏泽的相互作用强度值不足济南的15%,差距明显,反映出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层级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