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人口年龄结构、工资变化影响储蓄的实证检验》

《表5 人口年龄结构、工资变化影响储蓄的实证检验》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人口年龄结构、工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5—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5第(1)-(4)列反映了人口年龄结构、工资变化对社会人均储蓄的影响,估计结果表明:在FE和2SLS模型检验下,总人口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对人均储蓄的影响均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不论是总人口负担比还是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口负担比的下降都会大大促进社会人均储蓄的增加,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过去几十年里社会储蓄持续上升的现象。总人口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分别与工资的交互系数对社会人均储蓄的影响基本均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了人口负担下降对人均储蓄的贡献会随着工资的上涨而被强化。表5第(5)-(8)列反映了在固定效应模型和2SLS估计方法下人口年龄结构、工资变化对社会人均消费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人口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对人均储蓄的影响均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这也进一步验证了人口抚养系数下降是导致中国人均消费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总人口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分别与工资的交互系数对社会人均消费的影响基本均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了人口负担上涨对社会人均消费的促进作用会随着工资的上涨而被弱化,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存在偏效应并呈递减趋势。因此,如何有效扩大不同年龄群体的内部消费需求、增强城乡居民消费信心,有待于进一步展开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