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区域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表1 区域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区域一体化加剧了土地财政依赖吗——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第一,区域一体化的综合测度。首先要考虑测度指标的选取,目前学界对区域一体化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17-18],对区域一体化水平的测度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从指标选取来看,现有文献多从横向发展视角进行区域一体化测算指标的选取,主要是通过建立相关指标体系对区域某一具体层面的一体化水平进行测度,如区域差异[19]、产业结构[20]、市场建设[21]、经济发展[22]、空间均衡[23]等层面。而事实上,区域一体化格局的变化是一个由“浅层—深度”的纵向多维度发展过程[24],主要是从以区域经济关联为主的经济一体化,到关注社会福利的社会一体化和区域主体间发展要素自由流动的空间一体化,最后是行政层面的制度一体化。其中,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增长水平的相互融合与渗透,是区域一体化的前提,主要包括区域发展目标一致所形成的经济均衡化,区域交流合作所形成的经济开放化,区域产业集聚所形成的经济关联化;社会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外延,是区域空间协同的基础,主要表现为人口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增长和集聚以及由此引起的公共服务一体化;空间一体化则是区域要素集聚的深层次体现,资金、信息和技术是影响性最大的要素“流”,各要素流动速度、方向及范围的不同均会造成区域发展模式和产业形态的差异;而制度一体化则是区域内机制体制实现共生互动的保障。基于以上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19-24],从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空间一体化和制度一体化4个层面,共选取11个指标构建区域一体化综合测度体系(表1),在对各测算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加权平均法测算区域一体化综合发展指数RI,公式为:,式中,j代表指标的数量,rj为指标权重,依据熵权法求得,wij为区域i第j个指标的标准化数值,n为指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