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调控对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微生物量碳、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Tab.3 Effects of straw returning and nitrogen fertilizer on

《表3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调控对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微生物量碳、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Tab.3 Effects of straw returning and nitrogen fertilizer on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长期秸秆还田与氮肥调控对稻田土壤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LOW.活性有机质;TOM.总有机质;MBC.微生物量碳;CPMI.碳库管理指数。Note:LOW.Labile organic matter;TOM.Total organic matter;MBC.Microbial biomass carbon;CPMI.Carbon pool management index.

从表3中可以看出,秸秆还田5年后,秸秆还田处理土壤活性有机质、总有机质及微生物量碳与TB相比分别提高了0.522~1.081 g/kg,1.80~1.83g/kg,135.54~162.40 mg/kg。秸秆还田条件下,T17、T20、T23的活性有机质、微生物量碳较T0分别提高了41.67%~43.61%,38.17%~40.23%,但是总有机质的差异不显著。本试验中秸秆还田处理较秸秆不还田的TB处理碳库管理指数提高了39.67%~85.30%,显著提高碳库管理指数(P<0.05),增加土壤碳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