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变量描述和预期符号》

《表1 变量描述和预期符号》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城镇化对地方财政自给能力的影响——基于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

式中,FCit为被解释变量,即财政自给能力系数,用省份i在t年的公共财政收入与支出的比值来测度;Urbanit为核心解释变量———城镇化率,用人口比重法来测度,即省份i在t年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值(这是最常用的测度方法),本文参考已有研究的做法,设置了控制变量,具体说明如下:GDPit为省份i在t年的人均GDP的对数,控制经济基础,为了消除内生性,本文选择人均GDP的对数形式,而不是地方GDP的绝对值;NARGit为省份在t年的非农产业比重,采用二、三产业增加值之和与GDP的比值来测度,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TSit为省份i在t年的税收结构系数,采用间接税与直接税的比值来测度,其中,间接税包括增值税和营业税,直接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NTRit为省份i在t年的净转移支付的对数,其中,净转移支付用中央补助收入与地方上解中央支出的差额来测度;TSit和NTRit共同反映了一个地区政府收入的结构;TEit为省份i在t年的税收努力系数,用实际与理论税收收入的比值来测度,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税收征管效率,采用实际与理论财政收入的比率来衡量各级政府的财政努力程度。具体来说,用GDP的对数对实际财政收入的对数做回归,将得到的财政收入拟合值作为理论值,最终二者的比率即为TEit。最后,αi为未能考察到的个体特征,αt为年份固定影响,μit为随机干扰项。值得说明的是,为了消除模型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在变量测度时均选择比值或人均后的对数形式,表1给出了各变量的描述和预期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