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2017年8月1日08:00暴雨区各能量平均值Tab.4 The average energies in rainstorm area at 08:00 BST on August 1, 20

《表4 2017年8月1日08:00暴雨区各能量平均值Tab.4 The average energies in rainstorm area at 08:00 BST on August 1, 20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1710号台风“海棠”登陆后漳州市远距离暴雨的能量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7月31日08:00为“纳纱”残余能量并入“海棠”起始时间,选择7月30日08:00为台风本体暴雨发生前一天的代表时次,8月1日08:00为台风尾流远距离暴雨发生的代表时次。根据公式(1),计算7月30日08:00和8月1日08:00暴雨区上空平均总能量及各分项能量的大小,结果列于表3、表4。30日08:00,暴雨区上空显热能占总能量的91.88%,潜热能占6.43%;1日08:00,暴雨区上空显热能占总能量的91.32%,潜热能占7.02%。在台风尾流远距离暴雨发生时,总能量增加5320 J·kg-1,潜热能增加7400 J·kg-1,显热能略有减少。从850 h Pa能量变化(图4)可知,显热能在t0时刻至t3时刻变化不大,在t3时刻至t4时刻有较明显下降;潜热能在t0时刻至t2时刻略有下降,t2时刻至t4时刻有明显回升;动能在t-1至t1时刻急剧增大,t2至t4时刻明显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