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基准回归结果:出口、对外投资与中国国家形象:来自拉丁美洲的证据》

《表2 基准回归结果:出口、对外投资与中国国家形象:来自拉丁美洲的证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出口、对外投资与中国国家形象:来自拉丁美洲的证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中数值为稳健标准差,并聚类到国家—年份层面,同时控制国家、年份、职业和城市规模固定效应,*、**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显著,后表同。First-stage estimate表示一阶段估计结果。

本文直接使用线性概率模型(LPM)对方程(1)进行估计,主要出于以下考虑:一是在大样本下,Probit和Logit模型与线性概率模型估计结果基本一致,且线性概率模型便于参数估计、识别平均处理效应且便于对结果进行解读。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使用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时,基于线性概率模型的二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法对函数设定形式和内生变量是否连续并不做要求,估计结果也较稳健(Angrist and Pischeke,2009)。同时考虑到残差项可能存在异方差和序列相关性问题,在回归模型中聚类到国家—年份层面。表2汇报了基准回归结果。结果显示无论是出口的总金额还是扩展边际对于提升中国在东道国的国家形象都有负向影响,但出口扩展边际结果不显著,而对外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验证了假设1与假设2,这同Hanusch(2012)的研究结论也是相一致的。结果表明,出口额每提高1%,则东道国民众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评价将降低约0.0003个单位,而对外投资水平每提高1%会带来评价水平上升0.00003个单位。即中国的对外经贸活动并不会恶化中国在东道国的国家形象。一系列控制变量的结果显示,年龄越大的民众对于中国的评价越不好;男性相对女性而言对于中国的评价要更正面,这同Mayda和Rodrik(2005)针对不同性别群体对于贸易自由化态度的研究结论相一致;而财富水平越高、受教育水平越高、接触信息渠道越便利的人,对于中国的正面评价也更加显著;对于有工作的民众而言,都倾向于正面评价,虽然这种影响并不显著,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对外经济活动对各东道国就业市场的正面刺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