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施肥量处理下辣木幼苗生长性状》

《表3 不同施肥量处理下辣木幼苗生长性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施肥量对辣木幼苗生长、光合和养分特征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内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同一列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P<0.05,Duncan’s法)

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木幼苗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如表3所示,与对照相比,施肥显著促进了辣木幼苗的生长。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辣木幼苗的株高、地径、生物量和壮苗指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株高、单株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和壮苗指数均在T3处理中最高,分别为(282.91±6.17)cm、(43.32±0.56)g、(32.94±1.74)g、(4.58±0.37)g和(8.7±0.55),分别是对应对照(CK)处理的1.59、3.99、1.65、4.78、9.75和1.53倍。T4处理的壮苗指数低于对照,说明T4处理的施肥量有冗余反而不利于辣木幼苗的生长。辣木幼苗地径在T2处理中达到最高值14.18 mm,是对照的1.86倍,但与T3和T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因此,适宜施肥量显著促进辣木幼苗地上部分生长,而施肥量过多反而限制地上部分生长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