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湖州市“双创型、分段式、导师制”中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表1 湖州市“双创型、分段式、导师制”中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社区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2014年以来,湖州市作为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项目”整市推进市,专门成立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涉农、教育、财政等部门为成员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并指定农民学院、社区大学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指导机构,负责全市面上培训方案及培训标准的制定和业务工作指导,各县区按要求因地制宜组织实施培训。在调研的基础上,分蔬菜、水果、粮油、茶叶、竹笋、花卉、水产、蚕桑、畜牧和观光农业等产业发展实际,以培养面向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实施了“产业分类教学、学员分层培育、教学分段落实,统一计划、统一教材、统一师资、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三分五统”初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见图1),培训时间要求不少于15天,培训内容由通识课程、实践技能、创业创新教育等教学模块构成,按农时季节分段组织实施,体现职业教育“教学做一体”。截至目前,全市培育认定初级新型职业农民11000多人。2017年根据农业部印发的《“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关于“建立初级、中级、高级‘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框架”的要求,湖州市在初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基础上,在水产、蔬菜和茶叶三个产业开展了“双创型、分段式、导师制”中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探索,突出融合发展与创业致富实践技能的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生力军(见表1)。